热点关注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颖
电话:028-85435533-854
手机:028-85435533-861
传真:028-85442897
E-mail:770844710@qq.com
QQ:770844710
地址:成都市新南路82号四凯大厦507
网址:www.sqwgov.com
more文章详情
把成都建成“一带一路”的战略支撑 |
来源: 日期:2015/04/15 点击次:150995 |
“一带一路”为中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了契机。成都是沟通“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更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成都要充分认识自身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地位,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成国际门户城市、重要开放平台和早期收获示范城市,成为“一带一路”的枢纽和战略支撑点。 成都战略定位: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节点 “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沿途多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多数国家后发优势强劲,发展空间大。我国与该地区经贸合作密切,近10年贸易年均增长达到19%。该区域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并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在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成都要明确并充分认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才能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全新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成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独特的比较优势,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节点城市和战略支撑。 成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成都是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国际性门户城市,成渝经济区经济双核之一、成都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与“一带一路”内各区域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极核和驱动引擎。成都综合实力强,经济外向度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互补性较强,是西部地区基础条件最好、经济总量最大、国际开放进程最快的城市。成都是丝绸文化的发源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合作密切,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和旅游目的地之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成都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成都是西部地区贯通欧亚的国际交通枢纽。近年来,成都加快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已具有完备的交通运输体系,拥有国际性区域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和便捷的水运通道,国际运输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成都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国内唯一拥有双机场的省会城市。蓉欧快铁的开通以及国家开放口岸的获批,西部地区联系欧洲、东盟的货运大通道和国际性铁路枢纽正在形成。随着内部贯通、外部联通的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成,成都作为国际交通枢纽的特征显著,能够承担面向欧亚畅通“一带一路”的国际交通枢纽的重要功能。 成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成都具有南北通达、东西联动的独特位置,是沟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金融、科技中心、交通和通信枢纽,西部城市中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成都产业基础雄厚,产业平台高端,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产业合作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国家两大空间战略在成都交汇,使成都成为支撑“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核心腹地,是我国扩大内陆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和实施向西开放战略,打造西部大开发升级版的战略高地和重要依托。 发展对策建议: 成都要发挥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 作为我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成都要站在时代的前沿,积极参与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全方位建设,发挥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实现更大担当。要把握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成都应从建设内陆西向开放战略高地、打造外向型现代产业基地、完善人文合作交流平台等方面落实国家战略部署。 积极建设内陆西向开放战略高地。争取在成都设立科技型内陆自由贸易区,依托成都科技、人才、金融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西部的集聚;努力扩展向西开放,深化与西北五省和中亚、西亚地区合作,重点推进欧亚物流大通道建设,打通长江经济带至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陆路大通道;以产业链整合为轴心,推进南向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亚欧航空物流通道;加大外商投资与境外投资促进力度,探索产业合作园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机制,鼓励企业集群式走出去。 加快外向型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成都要不断优化产业投资环境,促进产业基地发展。推进产业园及产业基地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以出口退税为主体,以金融支持、信息服务等为支撑的出口政策服务体系,吸引、培育大型外向型龙头企业;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优化产业基地布局。根据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科学选择出口的重点目标地区,不同类型产业园区与产业基地进行分工协作;整合现有产业资源,推动产业集约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开发区、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引导资源要素理性聚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带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完善人文合作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成都教育及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政府、科技组织、高等院校、企业等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在科技研发、教育及文化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将成都建设成为面向俄罗斯及中东欧的科教文化合作中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外国政府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和完善多元化教育国际交流平台;对“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如小语种人才、国际化视野经贸人才、高科技人才等,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 编制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尽快启动编制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将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与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进一步明确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并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体系,对未来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指导。 (阎星:成都市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博士;尹宏: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专家观点>>> 林毅夫(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仍有多方面增长动力来源,“一带一路”战略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正是重要经济增长动力之一。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秘书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培育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无论是新体制、新格局还是新优势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中都有充分体现。 张建平(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大,很多国家基础设施非常差,市场不完善,我国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经验丰富,将为工业化基础比较弱的国家带去新的工业化发展机遇。 萨利赫(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构想与中国梦的理念相辅相成。 郑永年(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丝绸之路既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复兴的有效方法,是大国崛起所依托的时代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