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抢抓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四川新闻网达州8月12讯(蒋德敏 赵仕芬)近年来,万源市以“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题,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也还存在品牌缺乏、主体不清、设施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市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对万源这样的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生态环境限制发展区意义重大,万源应抓住世界旅游向养生度假旅游发展的新时期,抢抓机遇,重点突破,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大发展,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旅游产业取得的成效
万源市生态良好,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是达州境内唯一被国家列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县(市),也是四川省四个国家主体功能试点示范县(州)之一。相关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将被生态环保产业取代而退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舞台。近年,万源市立足实际,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按照“构建一个中心、突出两大主题、建设三条精品线路”的思路,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重庆、西安和达州等环秦巴地区大城市的生态休闲旅游“后花园”,把该市建成四川东北部的“旅游门户”,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建成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点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达州市级景区10个;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已建成乡村旅游示范乡镇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星级乡村酒店11家、推出了10条乡村旅游自驾游线路。全市有旅行社1家,旅行社分社及服务网点4家,星级饭店3家。“巴山雀舌”、“旧院黑鸡”等特色富硒农产品声名远扬。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大发展。2013年,该市共接待游客1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24%。
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支撑品牌缺乏。万源有较多的全省、国家甚至世界级旅游资源品牌,但这些旅游资源都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打造,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知名度,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同时,由于万源过去长期处于经济和交通网络的末梢,再加上旅游开发较晚,旅游线路及周边景点难以辐射到,致使该市旅游被“边缘化”。
政府投资主体不明。万源市近些年虽然整合项目资金,加大了景区建设力度。但这些设施的建设都是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有些建设内容为了符合上级项目验收要求,在实际建设中不得不改变服务旅游这一基本要求。同时这些项目相关部门只负责实施,没有管护、维修等要求,导致使用中无人管理、无人维护。这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如果从旅游发展的要求看,投资乱、配套缺、效果差,与景区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完善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的物质基础,而交通不畅是制约万源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市重点景区龙潭河、鱼泉山公路是单行道且弯窄,主要进出通道宽分别为4.5米、3.5米,旅游大巴无法进入,同时错车点很少,小车一到旅游旺季就造成交通拥堵,直接导致旅游团队客人极少,基本以自驾游和散客为主。
加快旅游发展的对策
打造A级景区集群。对接现代旅游市场需求,构建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模式,同时,以高端度假旅游综合体模式为指引,高起点大手笔引进或建设一批4A级(或5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的A级旅游景区群,支撑该市旅游的快速发展。通过一批重大特色项目和旅游示范品牌的引领,撬动万源旅游发展,使之破茧成蝶,成为四川、国内外旅游热点和投资热点。
理顺政府投资关系。万源旅游发展应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开发、建设、运营,政府主导是关键,企业主体是核心,市场运作是途径。政府主要应主导规划、方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但政府的主导要围绕企业主体开展各项工作。政府投资要按照企业的开发计划、建设内容进行项目整合、集中投入,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能让景区早日产生经济社会效益,也极大地利于景区的提升发展。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新建三条县际公路。即:新建井(溪)—(宣汉)渡(口)公路,打通龙潭河和百里峡两个景区之间连线;新建(万源大竹镇)白(杨溪)—(陕西紫阳)麻(柳)公路,连接达陕高速公路麻柳出口,促进大竹河旅游景区发展;按照二级公路标准新建(万源)罗(文)—(宣汉)厂(溪)快速通道,连接厂溪高速公路出口,形成达州北部旅游环线。加快建设旅游景区干道公路,即:改建万(源)—八(台)快速通道;扩建(官渡)关门洞—项家坪公路并油化;改扩建旧院黄溪河城万快速通道出口—蜂桶乡旅游公路;改建右岸口—长洞湖、石岗—牛卯坪(玄祖殿)、(官大公路)两河口—鱼泉山、(河口镇)二洞桥—东林山森林公园公路,新建黑宝山、东林山、海鹰寺连接万通高速出口旅游公路。加快建设旅游景区内部游览环线公路和旅游景区内部人行游览道路网络。重点建设黑宝山景区内部道路、高速公路万源出口经红军公园—火车站旅游环线公路。相关部门和重点旅游乡镇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通乡油路、通村工程等建设项目,将旅游交通网络建设纳入规划,优先安排,狠抓落实,努力建成各主要旅游景区干道相连、内部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要紧紧抓住国家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主体功能试点示范县(市)的大好机遇,用好用活国家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优惠的扶持政策,确保政策及时全面落实到位,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和生态旅游。同时,加快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编制和报批,积极向国家争取更多相关政策和项目支持,积极研究实施有关配套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政策在旅游扶贫开发和打造生态旅游中的整体撬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