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颖
电话:028-85435533-854
手机:028-85435533-861
传真:028-85442897
E-mail:770844710@qq.com
QQ:770844710
地址:成都市新南路82号四凯大厦507
网址:www.sqwgov.com
more文章详情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 |
来源: 日期:2019/10/24 点击次:66879053 |
南龛摩崖造像是中国隋至宋代佛教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县城南1公里化成山。现存龛窟133个,造像2100余尊。始凿于隋,多为唐代造像。此外,宋代2龛、清代2龛、民国时期5龛。最早的造像题记为唐开元二十八年 (740)。造像分布在云屏石、山门石千佛岩、大佛洞、佛爷湾一带长约350米的崖壁上。以大佛洞最为集中。该石窟汇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大区域 从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右边的侧门下来,首先进入南龛大佛洞区。但见岩石壁立,高十余丈,长数百尺,方正如削,列层分龛,镶佛累累。这里是造像最为集中的区域,汇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在东西宽45米,南北长252米的山崖上,共有造像176龛,2700多躯。造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大龛到小龛,从大身到小身,从造像到龛楣,均雕凿精湛,手法洗练。 山门石区 大佛洞区的左边,是山门石区。这里原有供奉道教始祖李耳的老君洞,目前造像、题刻主要有: 云屏石区 与山门石区对面的,是云屏石区。
南龛造像受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影响,融合了蜀地的民俗风情雕刻技法,在雕刻技法上和艺术处理上,南龛造像打破了以前那种神秘化和程式化的束缚,体现了盛唐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有些主尊佛,面上流露微微的喜悦,给人以亲切之感;众多的菩萨像或单独成龛,或与阿弥陀佛、地藏合塑一龛,人物造型妩媚多姿,肌肤细腻丰满,富有女性的特征。
石窟各类人物特征鲜明:佛像表情和善,庄严肃穆;菩萨像体态优美,神情潇洒;力士像,威风凛凛,刚劲雄健;飞天像,雕刻精巧,朴实无华。第116号龛在高2.7米、宽4.2米的龛窟内雕刻了93尊佛像,全都栩栩如生。释迦牟尼佛津津乐道,讲经说法,众菩萨凝神静听,姿态各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龛楣上六个飞天神采奕奕,弹琵弄筝,吹箫奏笛,翩翩起舞,呼之欲出。天王则脚蹬草鞋,勇悍浑厚,这说明南龛造像受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影响,却又融合了蜀地的民俗风情。116号龛是巴中石窟艺术代表作。 佛龛特色 第53号龛和76号龛的一佛二弟和八部护法神龛,布局严谨,雕刻精巧微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