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颖
电话:028-85435533-854
手机:028-85435533-861
传真:028-85442897
E-mail:770844710@qq.com
QQ:770844710
地址:成都市新南路82号四凯大厦507
网址:www.sqwgov.com
more文章详情
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 |
来源: 日期:2018/01/07 点击次:766547 |
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 2017年12月30日,在新年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回信,勉励他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才,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并向所有海外学人致以节日问候。教育部党组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热潮。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回信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不仅是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也是给全体留学生的;不仅是给留学生的,也是给全体青年学生的。回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为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深刻把握总书记重要回信蕴含的重大历史意义。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时,发表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讲话。6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次寄语留学生,寄语广大青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一代代青年的重托与厚望,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薪火相传和生生不息。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体现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应当肩负的使命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黄金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契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性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出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青年学生追求理想的高度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青年学生坚定信念的程度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度。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强调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应当依循的科学路径。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注重价值养成,着力勤学苦练,锤炼意志品质,练就科学思维,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投身实践,早日成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 通知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推动本地本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青年学生人生出彩搭建广阔舞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认真修订各类专业教材,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编写修订,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点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大纲、教案讲义;切实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讲授重点,积极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党的理论创新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注重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规律,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把思想的魅力讲出来,把信仰的味道讲出来;真正研究透、领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立场和情感,并充分体现到办学治校、管理服务之中,体现到广大青年学生求知求学、成长成才之中,让这一思想深深扎根在广大青年学生头脑。 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与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结合起来,大力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牢固树立新的思政观,大力推进“一体化”育人,坚持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体制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引领、队伍配齐建强、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深入挖掘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并作为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着力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 |